1958年9月16日,偉大領袖毛澤東視察舒茶人民公社,并發出 “以后山坡上要多多開辟茶園”的偉大號召,大大激發了舒城人民戰天斗地的豪情,一座座梯田迅速建成,一個個茶園競發芬芳。從此,舒城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6年4月份,毛澤東的女兒李訥尋著主席當年的足跡,又一次來到了舒茶,看到舒茶巨大的發展成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茶源”二字。飲水思源,飲茶思源,這是對一代偉人的追思,這是對茶鄉人民的敬意。
安菜烈士公墓
1934年11月,紅25軍進行戰略轉移。高敬亭組織鄂豫皖邊區黨的領導機構,以紅82師和地方武裝為基礎重建紅28軍。在1934年11月至1937年7月的三年游擊戰爭時期,舒城是紅28軍的主要活動地區之一。
新文化運動興起后,科學和民主新思想很快傳播到舒城各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舒城的知識分子和各界愛國人士積極響應,發起抵制日貨運動。
領導這場運動的就是同盟會會員王仁峰,他是舒城的知名教育家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他在擔任桃溪二高校長時,創辦了進步??短蚁恕?,領導師生罷課游行,掀起反帝愛國、抵制日貨的斗爭運動。在擔任舒城中學校長時,他廣泛傳播新思想,倡導民主科學理念,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子。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龍舒大地上,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建立,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無私奉獻。 為傳承革命先輩紅色基因,激勵全縣廣大共產黨員在新時代作出新貢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舒城縣委組織部、中共舒城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舒城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舒城紅色故事》展播,敬請關注!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龍舒大地上,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建立,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無私奉獻。 為傳承革命先輩紅色基因,激勵全縣廣大共產黨員在新時代作出新貢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舒城縣委組織部、中共舒城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舒城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舒城紅色故事》展播,敬請關注!
人民拿起武器,開展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也是革命的必由之路。舒城各地黨組織建立以后,一面大力發展農協會組織,發動和組織群眾為自身利益而斗爭,一面組織赤衛隊、游擊隊,武裝群眾,開展武裝斗爭。
舒城各地的武裝組織誕生于1930年。開始的組織名稱也不統一,主要有赤衛隊、游擊隊、青年先鋒隊等。所擁有的武器大多為大刀、長矛,土槍為數不多。當時的赤衛隊人們又稱“摸瓜隊”,因赤衛隊員用大刀偷襲敵軍、反動地主豪紳而得名。早期成立的各地武裝組織有:曉天游擊隊(開始為赤衛隊),有隊員20余名,不久發展到80余名,隊長儲德純。這支游擊隊始終以深山密林為天然屏障,神出鬼沒,機動靈活打擊和牽制敵人,一直堅持斗爭到全國解放。深寨沖游擊隊(開始為赤衛隊),有隊員9名,第二年發展到16名,隊長胡志滿。稻場崗游擊隊,有隊員60余名,隊長汪德友;稻場崗青年先鋒隊,有隊員10名,隊長趙賢必。舒茶傅沖陳道忠、張開云領導的游擊隊,有30余人,春秋山游擊隊(開始為赤衛隊),隊員10余名,隊長張振祥。保民鄉赤衛隊,隊長張道友,隊員最多時達百名。東西港沖赤衛隊,有隊員14名,土槍6支,隊長王謀成,副隊長涂習貴。三拐井赤衛隊,隊長潘澤安,隊員最多時達300人。板山赤衛隊,有隊員200余人,負責人盧養民、涂子真等。張母橋赤衛隊,隊長李華玉。隨著農民武裝的不斷發展壯大,舒城縣赤衛隊于1931年春在板山成立,隊員100余人,負責人梁建堂、張道友。
這些農民武裝,主要開展打土豪、掩護群眾扒糧,為主力紅軍籌糧、籌款、籌物,組織暴動,參軍參戰等活動。
1930年至1931年間,王謀成帶領東西港游擊隊,先后殺聯保主任華翠齋、劣紳徐玉道等8人,打吳方明、佘發理、韋懷青、韋孝康、韋光星、楊四郎等10余戶地主豪紳百余次,繳獲長短槍80余支,土槍、刀矛200余件,子彈39挑子,銀元4萬余元,并開倉放糧10余次,共1200余擔。
此間,春秋山赤衛隊處決李老莊李姓地主。梁建堂率領縣赤衛隊,攻打張母橋高家庵土豪程欲之、朱養清,燒毀寨碉,繳獲步槍2支。張道友帶領赤衛隊處決土豪張煥庭。鄭才率赤衛隊活動于九井、干鎮、新街、湯池、張母橋、縣城一帶。
當時的群眾稱這些農民武裝為“光蛋隊”(窮人組織起來的)、“執法隊"(懲辦剝削階級)、“摸瓜隊”(鎮壓反動派)、“宣傳隊”(動員群眾參加革命)、“聽話隊”(刺探敵情)、“打狗隊”(夜間行動打狗掃清障礙)等。
組織或參加暴動,是農民武裝的一項重要工作。1930年6月,陳道忠、張開云領導的農民游擊隊與桐城縣陳雪吾領導的農民武裝在舒桐交界的歐家嶺,豎起造反大旗,創建根據地。六安新二區、新三區在中心縣委直接領導下,決定于1932年3月發動北起張母橋鷺鷥廟,東到蔡家店、余家城,南到狗食崗,縱橫數十里的農民大暴動。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舒城各地農民武裝打造刀矛,磨刀擦槍,制做袖章,繡制紅旗,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張母橋街上各商鋪的紅布一售而空,全部被赤衛隊、游擊隊買去做紅袖章和紅旗去了。后來由于敵軍強大等原因,暴動未能如期舉行。但稍后于5月6日舉行了舒六縣交界,位于六安縣境內的冇 [mǎo]牛崗暴動。中共舒城特支負責人在張母橋、鷺鷥廟、余家崗、狗食崗一帶,組織150余人的赤衛隊、游擊隊員,在李華玉大隊長的率領下,高舉紅旗,扛著長矛、土槍,拿著大刀,浩浩蕩蕩跨過豐樂河,參加暴動。很多群眾也跟隨隊伍過河扒糧。
農民武裝還為紅軍籌糧、籌款,支援紅軍。1930年春,曉天游擊隊奉上級黨的指示,儲德純帶領游擊隊,為在曉天一帶活動的紅軍籌集經費(當時稱打經濟)。4月,打平田土豪、大樹商吳梅奎經濟,獲銀元2000元;5月,打下五顯羅漢寺的中梅河聯防局主任蔣少璜經濟,獲銀元4000余元。1931年春,張母橋赤衛隊打當地豪紳高鳳池、汪贊庭、童福昌等5戶經濟,獲銀元2000余元,送給在當地活動的紅軍。秋,為給六安紅軍籌款,稻場崗赤衛隊在梁建堂率領下,打大馬廠徐成賢油坊,獲銀元200余元。此間,河棚地區黨組織和赤衛隊帶領群眾扒糧20余擔,打經濟2000余元,交給在該地活動的紅軍。這些打經濟活動,為紅軍提供了活動經費,有力地幫助了紅軍部隊的發展壯大,加快了革命進程。同時,各地赤衛隊、游擊隊也在斗爭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游擊隊還為紅軍當向導,配合紅軍戰斗。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軍民反國民黨軍隊對蘇區的第四次“圍剿”斗爭失利,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根據地向西轉移,留在皖西根據地繼續牽制和阻擊國民黨軍隊的紅軍組成紅二十七軍,為避開敵人鋒芒,尋機打擊薄弱之敵,在軍長劉士奇、政委郭述申以及七十九師師長徐海東等人領導下,掩護蘇區2萬余名地方干部、群眾和傷病員,從蘇區向外地轉移。10月下旬,紅二十七軍從舒霍交界的頭陀河轉戰進入曉天地區,國民黨第二十五路軍三十二師緊追不舍。儲德純率曉天游擊隊與紅軍取得聯系后,迅速集中隊伍,埋伏在駝嶺側翼的雞籠尖,準備利用有利地形阻擊敵軍,掩護紅軍轉移。與此同時,敵潛山縣官莊團防局得知紅軍向駝嶺方向開來的消息后,認為駝嶺關是紅軍必經之路,于是在駝嶺關設埋伏襲擊紅軍。紅軍進入石關后,在當地黨組織帶領下,繞道蘇家沖,直抵官莊,敵三十二師卻直奔駝嶺。當敵軍進抵駝嶺時,潛山縣官莊團防局部誤認為是紅軍,便以猛烈火力襲擊。雙方展開激戰。槍炮聲,喊叫聲,交織在一起,為沉寂的山林添上一道熱鬧非凡的風景,埋伏在雞籠尖的儲德純游擊隊隔山觀虎斗。敵雙方交戰一個多小時后,儲德純游擊隊又在雞籠尖側翼猛烈襲擊敵三十二師,紅軍的一支阻擊部隊也在敵后襲擊該敵。敵遭受三面襲擊,在山溝里左沖右突,無奈被高山阻隔,火力難以展開,死傷慘重。當紅軍主力到達官莊,脫離險境后,紅軍阻擊部隊和儲德純的游擊隊迅速撤離戰斗。而這時敵雙方才發現陷入圈套,叫苦不迭,惱恨不已。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龍舒大地上,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建立,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無私奉獻。 為傳承革命先輩紅色基因,激勵全縣廣大共產黨員在新時代作出新貢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舒城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舒城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舒城紅色故事》展播,敬請關注!